核心提示:到清代,稱大人才成為一種很普遍的現(xiàn)象,民初徐珂認(rèn)為“大人之稱,始于雍正初,然唯督撫有之,康熙末,則施之于欽差大臣也。嘉道以降,京官四品以上,外官司道以上無不稱大人。翰林開坊,六品亦大人。編、檢得差,七品亦大人。至光緒末,則未得差之編、檢及庶吉士,并郎中、員外郎、主事、內(nèi)閣中書,皆稱大人矣。
古代欽差 資料圖
本文摘自:中新網(wǎng),作者:佚名,原題為:《“大人”在古代有三層意思曾用來稱呼王公貴族》
“時光機(jī)”專欄發(fā)了近40篇,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,但還有一種現(xiàn)象沒有碰過,就是逢官叫“大人”。沒碰的原因不是它沒錯,而是它基本上都是錯的,但凡出現(xiàn)總有可商榷之處,槽點(diǎn)太多就沒法吐了。
古裝影視劇里,從反映商周的《封神演義》到講述明清《大明王朝1566》《鐵齒銅牙紀(jì)曉嵐》等,只要有個一官半職,身邊的人總是一口一個“大人”,幾乎成了常態(tài),誰也不以為忤,以為古人就是那么叫的,甚至于在《武媚娘傳奇》中,貴為天子、昭儀,對大臣也是稱呼“某大人”,這就更加錯得離譜了。
大人在古代有三層意思。第一是成年人,與幼兒相對應(yīng),這種用法我們現(xiàn)在還用;第二種用法是晚輩對長輩,現(xiàn)在一些老派的人給父母寫信,依然說“父親大人”“母親大人”;第三是有德望的人,《論語》里說,“君子有三畏,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”,《易經(jīng)》里說,“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”,《史記》里說,“沛公大人長者”,都指其德行而言,而非官職。什么德行呢,用《周易》的解釋就是,“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兇,先天而天弗違,后天而奉天時”。這么好的形容詞,當(dāng)然會被最有權(quán)力的人搶占,所以也稱呼王公貴族,我們現(xiàn)在還說“王公大人”,司馬相如曾寫過《大人賦》,其中的大人就是天子。
所有的尊稱,都會向平常發(fā)展——沒有人不喜歡抬舉的。就如同“相公”一樣,最開始只有被封了公爵的丞相才能用,后來就成了普通人讀書人的稱呼,再后來連男妓也用上了,讓人忍不住嘆一聲禮崩樂壞。
大人也是這樣,從稱呼王公貴族到稱呼王公貴族身邊的人。他們并無官位,德行也不好說,但因?yàn)樯砭语@要,人們奉承他,就叫一聲“大人”。宋元之時,京官出外,小地方的人都覺得他們是天子身邊的人,所以也會叫一聲“大人”,慢慢地,成為大官們很隆重的一種稱呼。然而必須說明,這種情況很罕見。萬歷年間沈德符寫的《萬歷野獲編》說了這么一件事,他祖父沈啟原曾任過陜西按察使副使,有一次拜見張居正,張居正稱呼了聲“沈大人”,沈啟原覺得很新鮮。
到清代,稱大人才成為一種很普遍的現(xiàn)象,民初徐珂認(rèn)為“大人之稱,始于雍正初,然唯督撫有之,康熙末,則施之于欽差大臣也。嘉道以降,京官四品以上,外官司道以上無不稱大人。翰林開坊,六品亦大人。編、檢得差,七品亦大人。至光緒末,則未得差之編、檢及庶吉士,并郎中、員外郎、主事、內(nèi)閣中書,皆稱大人矣。外官加三品銜或道銜者,無不大人,久之,而知府、直隸州同知亦大人矣”。根據(jù)徐珂的說法我們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兩點(diǎn):一是大人的稱呼越來越濫,到清末就濫大街了;二是再濫大街,也絕不會稱呼到知縣那種七品官身上,除非是翰林那種清貴之官。
而怎么稱大人也是有講究的,一般是下級稱呼上級的,同級之間,誰也不會自降身份,同級之間對稱有另一套系統(tǒng)。而皇帝和宮中高等級的嬪妃更不會稱呼臣子“大人”。因?yàn)椤疤斓鼐H師”,五倫中君臣高于一切社會關(guān)系,所以按道理講,只可以叫他們名字,所謂“君前稱名”,絕不會稱“大人”。當(dāng)然對于一些年高德劭的臣子,直稱名字有些不禮貌,所以皇帝們對他們有特別的稱呼,比如周武王稱姜尚為“師尚父”,武則天稱狄仁杰為“國老”,而一般重臣,皇帝肯稱個“某公”就算頂天待遇了。像上圖中,貴為天后,武則天稱李義府“李大人”,那是萬萬不會出現(xiàn)的,雖然李義府為武則天立下汗馬功勞,但肯叫聲“李相”不直接叫名字就是頂頂客氣了,叫“大人”,她爹都不答應(yī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