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:埃里克·白茲格,美國人,霍華德·休斯醫(yī)學研究所的研究帶頭人。1960年生于美國密歇根州安娜堡,1988年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。(janelia.org)
中:斯特凡·W·赫爾,德國人,哥廷根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的主任,海德堡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的部門主任。1962年生于羅馬尼亞阿拉德,1990年獲得德國海德堡大學博士學位。(wikipedia)
右:W·E·莫爾納爾,美國人,美國斯坦福大學應用物理系和化學系教授。1953年生于美國加州普利桑屯,1982年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。(wikipedia)
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,將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德國科學家。
瑞典皇家科學院今天宣布,將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埃里克·白茲格(Eric Betzig),德國科學家斯特凡·W·赫爾(Stefan W. Hell),美國科學家威廉姆·艾斯科·莫爾納爾(William E. Moerner),以表彰他們在超分辨率熒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績。(央視記者張鷗李晶思)
據新國際:知名數據機構湯森路透曾預測華裔科學家鄧青云可能獲獎。今年有望獲得諾獎的華裔科學家已全部落榜。
湯森路透在開獎前預測了一票可能獲獎的人選,張首晟、楊培東、錢澤南、鄧青云4位華裔科學家被點名。其實,如果能獲諾獎,對國人來說,無疑是一種利好刺激。沒評上,也不必大驚小怪。畢竟,湯森路透只是預測,它和諾貝爾評審壓根沒有半毛錢關系。
新聞背景:看到納米的世界
(源自果殼網)
很長時間以來,人們都認為光學顯微技術無法突破一條極限:它永遠不可能獲得比所用光的半波長更高的分辨率。然而,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使用熒光分子,巧妙地繞開了這一極限。他們突破性的工作將光學顯微技術帶到了納米尺度。
在納米顯微學(nanoscopy)的領域中,科學家使活細胞中不同分子的運動可視化——他們能夠看到腦部神經細胞間的突觸是如何形成的,他們能夠觀察到與帕金森氏癥、阿爾茲海默癥和亨丁頓舞蹈癥相關的蛋白聚集過程,他們也能夠在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胎時追蹤不同的蛋白質。
今天,科學家們竟然能夠從最微小的分子細節(jié)來研究活細胞,在前人看來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在1873年,顯微鏡學者恩斯特·阿貝(Ernst Abbe)給傳統(tǒng)的光學顯微鏡分辨率規(guī)定了一個物理極限:它不可能突破0.2微米。而埃里克·白茲格(Eric Betzig)、斯特凡·W·赫爾(Stefan W. Hell)和W·E·莫爾納爾(W. E. Moerner)于2014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,正是由于突破了這個極限。由于他們的成就,光學顯微鏡現(xiàn)在可以進入納米世界了。
本次獎項頒給兩個不同的研究。其一是斯特凡·W·赫爾在2000年發(fā)明的受激發(fā)射損耗(STED)顯微技術。這項研究使用了兩道激光束,一束用來激發(fā)熒光分子使其發(fā)光,另一束則將大部分發(fā)光抵消——除了一塊納米尺度的微小區(qū)域。顯微鏡一納米一納米地掃描樣本,并產生圖像,其分辨率遠好于阿貝分辨率的限制。
STED顯微鏡的原理示意圖。圖片來源:intechopen.com
埃里克·白茲格和威廉姆·莫爾納爾各自獨立做出的成就,為第二種方法——單分子熒光顯微術打下了基礎。這種技術關鍵是發(fā)現(xiàn)可以打開和關閉單個分子的熒光。科學家們對同一區(qū)域多次成像,每次只讓幾個零散的分子發(fā)出熒光。通過對這些圖像進行疊加,他們得到了一幅納米級分辨率的超級稠密圖像。2006年,埃里克·白茲格首次將這種技術投入了實際運用。
今天,納米顯微技術已經在全球被廣泛使用,并且不斷在為人類做出新的貢獻。